船舶文化概论

教师团队:6 人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考试测验: 11 实训任务:9
习题数量: 88 素材数量:116
“船舶文化概论”课程是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由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授课,是一门集船舶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船舶军工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模块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海洋与船舶基础知识,具备分...

每日收藏

+0.5 知币

课程详情 开课列表

课程简介

“船舶文化概论”课程是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由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授课,是一门集船舶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船舶军工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模块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海洋与船舶基础知识,具备分辨船舶类型、阐述船舶特点与典型结构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海洋与船舶知识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忠诚、卓越、创新、奉献”船舶军工品质,厚植“兴船报国”的职业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程概述

课程目录

  • 模块一 海洋经济与国防
  • 模块二 船舶由来与发展
  • 模块三 典型民船与军船
  • 模块四 船舶性能与结构
  • 模块五 船舶配套与系统
  • 模块六 造船模式与流程
  • 模块七 船舶名企与名校
  • 模块八 船舶安全教育
  • 模块九 船舶虚拟认知

课程标准

“船舶概论”课程标准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教学时数:

40H

学历层次:

高职

课程代码:

1830322101

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学 分 数:

2.0

适用专业:

船舶建造

制 订 人:

肖雄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船舶概论”课程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船舶概论》是船舶类专业中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初进大学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船舶发展史、船舶类型与结构、船舶形状与航行性能及船舶建造工艺过程等有一个全面概要的认识,该专业课程内容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船舶原理”、“船体识图与制图”“船体建造工艺”、“船舶舾装”、“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动力装置”等课程内容的前导,通过对本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引领学生热爱船舶甘于奉献船舶建造事业,培育学生探索创造、甘于奉献海防的军工精神和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设计思路

(1)内容设计

在内容选取方面,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课程组,依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船体放样员、船体建造工艺员等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船舶总体认识为核心思想,选取部分企业实际船型为载体,从船体结构、船舶性能、船舶设备与系统以及船舶建造工艺几个方面来组织教学,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船舶专业知识为出发点,以使学生具备相应课程思政素养为导向,通过故事、案例、讨论、实践、思考等手段培养学生对船舶专业知识深入认知和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融入相应思政元素,让学生认知船舶的历史文化和国家战略地位,紧跟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并充分利用船舶实训室和船舶在线课程,使学生对船舶有一个整体认知,并进行价值引导,培养其爱船爱国的精神情操,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龙的船人”责任与担当。

(2)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由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任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船舶结构实训室、船舶工艺实训室、空调实训室及轮机拆装实训室等校内实训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条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参观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掌握的船舶专业基础知识。

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以学生为中心,贯彻问题导向,着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以“讲好一个故事、引发一次思考、获得一项认知、进行一次实践、写好一篇心得、升华一种素养”六环节为教学逻辑,优化教学主线,在每一章节内容贯穿这条主线,通过讲好船舶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动手实践强化“中国制造2025”之工匠精神,通过书写心得体会培养反思及创新等核心素养,该方法顺应高职学生认知规律,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潜移默化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龙的船人”责任与当担。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船舶概论》是一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也是造修船行业各工种工人培训必需讲授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船舶发展史、海洋与船舶、船舶形状和类型、船舶航行性能、船舶结构、建造工艺和船舶动力装置等。通过对本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的基本要求是:熟悉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知识目标:(1)了解海洋与船舶工程;(2)掌握船舶类型和航行性能;(3)掌握典型船舶船体结构与建造工艺;(4)掌握船舶动装与设备;(5)整体把握船舶的系统知识,为掌握船舶工程技术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代造船工业的发展水平及方向;(2)充分认识海洋工程、发展船舶工业对我国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3)形成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目标:(1)了解船舶行业的特色历史文化,具备强我国防的军工精神;(2)爱国主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践行“中国梦”、职业道德素养形成;(3)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追求真理、探索创造、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

三、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1.课题安排及学时分配

在设计思路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共设计了八个课题,课题安排及学时分配具体见表1。

表1  课题安排表

课题序号

课题名称

学时H

海洋与船舶的发展概述

6

船舶的种类和用途

10

船体特征及结构实训室参观

2

船舶性能

4

船体结构与上层建筑

4

船模制作与试航(实验课)

4

船舶动力装置与设备

4

船舶建造工艺

4

复习&考查

2


合计

40

2.课题内容及实施

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对每个教学课题和实验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建议、考核评价进行设计,具体设计见表2~表10。


表2  课题一 教学设计表

课题

海洋与船舶的发展概述

学时H

6H

教学目标

1.掌握船舶的发展历史;

2.掌握我国船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教学内容

1.船舶发展简史;

2.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重点难点

1.重点:船舶发展简史。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等突出重点。

2.难点:无。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船舶发展简史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法

2.0

2

我国船舶专业的现状与发展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2.0

3

海洋发展与航海史

观看纪录片、讲授法、小组讨论、演讲、

2.0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3  课题二 教学设计表

课题

船舶的种类和用途

学时H

10H

教学目标

1.掌握船舶的分类方法;

2.掌握按用途来划分的船舶类型

教学内容

1.船舶的分类;

2.民用船舶的种类与用途;

3.特种船舶。

重点难点

1.重点:民用船舶的种类与用途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等突出重点。

2.难点:无。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船舶的分类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6.0

2

民用船舶的种类与用途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参观教学法

2.0

3

特种船舶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2.0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4  课题三 教学设计表

课题

船体特征及实训室参观

学时H

2H

教学目标

1.掌握船舶主尺度定义;

2.掌握船型系数的公式及几何意义;

3.能正确认识型线图。

教学内容

1.船舶各部位名称;

2.船舶尺度和尺度比;

3.船型系数;

4.型线图;

5.船舶的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6.干舷、载重线标志和水尺;

7.航速、续航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尺度;船型系数;船舶的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突出重点。

2.难点:组合图形形心坐标的求法。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解决难点。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船舶各部位名称

船舶尺度和尺度比

船型系数

船舶的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干舷、载重线标志和水尺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参观教学法

1.0

 

2

船舶结构实训室参观

参观教学法

1.0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5  课题四 教学设计表

课题

船舶性能

学时H

4H

教学目标

1.掌握船舶航海性能的含义;

2.掌握船舶主尺度比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3.掌握船舶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和摇荡性包含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1.船舶浮性;

2.船舶稳性;

3.船舶抗沉性;

4.船舶快速性;

5.船舶耐波性

重点难点

1.重点:船舶浮性、船舶稳性和船舶抗沉性。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等突出重点。

2.难点:船舶快速性、船舶摇荡性。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解决难点。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船舶浮性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1.0

2

船舶稳性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1.0

3

船舶抗沉性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1.0

4

船舶快速性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5

船舶耐波性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6  课题五 教学设计表

课题

船舶结构

学时H

4H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船体结构。

教学内容

1.船体的组成;

2.船体的作用力;

3.造船材料;

4.构件布置;

5.主要结构(外板、甲板、舷侧、船底、舱壁等)。

重点难点

1.重点:主要结构(外板、甲板、舷侧、船底、舱壁等)。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突出重点。

2.难点:船体的作用力。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解决难点。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船体的组成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2

船体的作用力

案例教学法

0.5

3

造船材料

实践教学法

0.5

4

构件布置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5

主要结构(外板、甲板、舷侧、船底、舱壁等)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2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7 项目六 教学设计表

项目六

船模制作与试航(实验课)

学时H

4H

教学目标

1. 认识船体各部分结构形式。

教学内容

1.  三大主力船型船体结构特点;

2.  甲板舾装;

3.  船舶内舾装。

重点难点

1.重点: 船体模型的制作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突出重点。

2.难点: 船体图样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案例讲解,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突破难点。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结合船体结构模型

讲解三大主力船型结构特点

讲授法、

参观法

1.0

2

结合舾装件模型

讲解船舶甲板舾装知识

讲授法、

参观法

1.0

3

利用船体结构制作实训室

指导学生进行船体模型的制作

讲授法、

实践法

2.0

教学资源

场地:工艺实训室

设备、工具等:船体模型、舾装件、船长室样板间

资料:教材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识读船体结构能力考评、工作态度的评价。

2.评价方法: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8  课题七 教学设计表

课题

船舶动力装置与设备

学时H

4H

教学目标

1.    了解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2.    了解各种船用设备用途。

教学内容

1.动力装置;

2.舵设备,锚设备;

3.系泊设备;

4.救生设备;

5.起货设备。

重点难点

1.重点:船用柴油机、各种设备的种类、形状和特点。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突出重点。

2.难点:无。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柴油机动力装置、和发展、船舶传动装置、船舶轴系、船舶推进器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2.0

2

 

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

救生设备、起货设备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

 

2.0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表9  课题九 教学设计表

课题

船舶建造工艺

学时H

4H

教学目标

1.掌握船舶建造的主要工艺流程;

2.掌握船舶建造的主要工艺装备。

教学内容

1.船体放样;

2.预处理及号料;

3.构件加工;

4.船体装焊;

5.船舶检验;

6.船舶下水;

7.船舶实验与交船。

重点难点

1.重点: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突出重点。

2.难点:船体放样。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解决难点。

教学实施

建议

步骤

内容

方法、资源运用

课时

1

船体放样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2

预处理及号料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3

构件加工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4

船体装焊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5

船舶检验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3

6

船舶下水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5

7

船舶检查与交接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0.2

教学资源

场地:教室

设备、工具等:多媒体设备及Office办公软件

资料:教材、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评价

1.评价内容:出勤率、作业完成量与质量、课堂提问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四、考核评价

(一)课程考核评价成绩构成

1.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行双百分考核机制,加强课程思政教育过程性考核

顺应新时代高职学生依赖手机 、热衷网络的特点,将教学考核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融合知识-能力-思政三位一体考核机制,课前准备相关资料,课后总结和素养提升,重心在课堂中,引入手机云教学平台,上传《船舶概论》相关教学资源,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展开教学,有效串联“六个一”教学环节,开展分享式“头脑风暴”、“举手抢答”、“限时测评”、“多元评价”等互动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动手实践检验理论学习效果,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加强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将教学过程考核和“知识-能力-思政”三位一体考核通过双百分考核机制有效结合。

2.教学过程评价体系     

(1)课前,占比30%。布置任务,进行文献检索,查找相关资料,为课堂学习、讨论和演讲做准备。

(2)课中,占比40%。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做好笔记,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参加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

(3)课后,占比30%。每课题后都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外习题、思考题和写作题,要求学生对所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独立地完成。

3.教学总体评价体系

形成“专业认知-核心能力-思政素养”三位一体评价体系,重视专业能力,强化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升华思想政治素养包括军工精神、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

(1)专业素养考核,占比30%。具体表现在对《船舶概论》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船舶发展史、海洋与船舶、船舶形状和类型、船舶航行性能、船舶结构、船舶建造工艺和船舶动力装置等并具有一定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核心能力考核,占比30%。具体通过船舶工程案例的学习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能力,通过船舶历史故事引领形成批判思考能力,通过思维导图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以及解决船舶现实案例问题形成方法能力等;

(3)思政能力考核,占比40%。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通过课前讲故事形成爱国情怀,现场参观实训室和动手制作船模形成遵纪守法和工匠精神,通过课后撰写心得体会形成“中国制造2025”、“中国梦”等理想信念等。

课程的成绩评价由期末理论考核、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突出“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内容分值见表10~11。

表10 整体考核评价表(课程教师在相应空格打√)

内 容

指标

专业知识

核心能力

思政素养

小计

分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重难点知识、头脑风暴、问卷测评











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参与积极性











自我总结、凝练思政素养











说明及总计

优:80-100,合格:60-79,不合格:0-59。有则记,无则空。


表11  考核过程评价表(小组组长在相应空格打√)

 

内 容

 

 

 

 

指标

课前

课中

课后

小计

分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知识预习











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积极参与











课后作业完成











说明及总计

优:80-100,合格:60-79,不合格:0-59。有则记,无则空。


 

(二)理论部分考核办法

1.  开卷考试

2.  考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

(三)实验实训部分考核办法

1.实验表现及态度(20%)

2.实验操作过程及实训内容掌握程度(50%)

    3.实验报告的内容及文字表达(30%)

    4.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四)平时成绩

    1.课堂出勤情况

    2.学习态度

    3.平时作业成绩评定

    4.课堂问题回答情况

五、教学实施条件

1.教师基本要求

教师船体设计建造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船体建造的工程经验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职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并掌握船舶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善于表达,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建设了2个课程教学的专用实训室,实训室设备配置和功能见表13。

表12 校内实训教学条件一览表

实训场地名称

主要设备配置

主要功能

船舶结构实训室

船舶结构件、船台总装模型、数控火焰/等离子切割机、半自动火焰切割机、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五金冷作工具、测量划线工具

进行现场教学和船体结构认知训练。

船舶工艺实训室

展开式船体模型、上层建筑样板间、船舶舾装件、船舶构件

进行现场教学和船体结构认知训练。

(2)校外实训条件

校外实习基地以九江地区的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九江金旸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造船企业为主,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从功能上满足了专业认知实习要求,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巩固了本课程所学的船舶种类、各部位名称、船舶结构、船体的几何形状、船舶性能、船舶设备、建造工艺等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适应新的造船模式和更好地从事造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资源条件

    (1)教材使用建议

《船舶概论》 邓召庭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12

    (2)其他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如《船舶原理》、《船体放样》、《船舶建造工艺学》等。

六、其它建议和说明

1.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条件选择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施工设计任务作为教学载体。

2.教师应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创建者

  • 陈炯

组课教师

  • 郭明慧
  • 桑玉蕊
  • 肖雄
  • 彭晓兰
  • 孙超